来源:游戏研究社
有时候,国足也需要理想主义者。
B站上有个Up主叫“悟空实验室”,账号里一共就5个视频,时间跨度非常长,第一个视频发布于2019年,到了第五个,年份已经变成了2024。
悟空本人是个独立游戏开发者,上传的视频都是他第一款游戏的开发日志,从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也能看得出来,这游戏有点特殊,赛道也耐人寻味,他想做的是:
“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游戏”。
悟空的游戏叫作《中国足球模拟器》(以下简称“国足模拟器”),从Steam的游戏介绍上,你也能看出这款游戏的奇异之处:
一句话介绍,这款游戏采用的是FM,也就是《Football Manager》足球经理类游戏的常规玩法,让玩家从无到有运营一支球队,参与球队构建的各项决策。
和FM一样,需要玩家为球队布置战术但在这款“国足模拟器”里,玩家要考虑的内容还包括了青训规划、设施建设、足协提案、上下级关系,以及“江湖”:
就像现实一样,游戏里运营球队靠的不光是技术,面子、关系、江湖声望等等,都会影响到经理在做出各项决策时的后果。
游戏甚至加入了“食堂”,放的也是经典中餐从这个描述,你就能猜到《国足模拟器》的开发难度,因为一个人开发FM类游戏,光是各种数据和数值间的平衡就已经是个庞大工作量 。
哪怕是《足球经理》系列的开发公司Sports Interactive,其引以为傲的数据库也是由众多球探、各球队的数据分析人员、球员数据分析公司共同合作的成果。
而作为悟空独立制作的游戏,国足模拟器有相当漫长的开发周期,他从2017年还是大学生时就已经开始着手游戏开发,直到两年后的2019年才在B站放出了第一支宣传视频,在那之后又过了6年,最近几天才刚在Steam推出了可供下载的Demo版本。
1
这游戏确实有很“中国”的部分。
你看中了其他球队的主力队员,如果想把他收为己用,靠的不只是转会费和“天价年薪”。
有时候,你还需要和那支球队的经理搞好关系;需要提升自己的“江湖声望”;需要有“小道消息”;没准一场饭局上是否抢着买单,也有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。
想要让自己球队的比赛观众更多,“大学生加学分”也是个手段:
身为球队经理兼主教练,除了要操心队员的身心健康、训练计划外,还得考虑在一年一度的足协大会上能提出什么利于中国足球发展,维护球队利益,共创美好明天的伟大议案。
大家也知道,和利益分配相关的事向来复杂,想暗搓搓地为自己球队争取利益,总是得先套上一层“伟光正”的皮肤才行。
你看像这个叫“青豹足球”的,我严重怀疑能提出这样的议案,是不是经理跟足协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:
再比如这个“公开出售低级别联赛名额”的提案,没准背地里球队经理是想挤压那些资金短缺的小俱乐部的生存空间:
再看看我自己,游戏里给出的可选议案众多,从最基本的财政规划、转会政策、青训政策,到相对边缘一点的文娱联动,可谓是应有尽有。
比如这个“足球动漫IP创作”提案,也很不错,而且是让足协会提供经费只不过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”,初出茅庐,毫无成绩的球队经理,天生就人微言轻,我所有提案的通过率几乎都在15%以下,像上图那个“动漫英雄计划”,只有9%的通过概率。
在中国,一支好球队,球员的个人能力固然重要,但球队经理的属性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像“面子”“声望”这种属性,是其他足球运营模式里鲜有出现的,想提升它们需要通过什么方式?
自然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那种,比如“饭局”和“送礼”。
每周在进行完常规的球队运营操作后,游戏还存在“出门”功能,你可以举办球迷开放日,吸引更多的球迷;拜访其他城市的俱乐部经理,交流心得;买卖股票,为自己的球队积攒更多经费。
当然,还可以组个“饭局”:
请客吃饭能提高和其他球队经理、青训基地负责人、足协领导的好感度,偶尔也能在饭桌上探听到一些真假未知的江湖流言。
这个设计颇为喜感,你能从某个战队经理的口中听到哪支球队私下内斗不断,哪个球员想急流勇退,哪家俱乐部想找个外国教练,又或者哪个教练开始从青训营里挖人了……
得到这些情报的代价,只是你在酒桌上向领导敬杯酒。
酒足饭饱过后,由谁来买单也是一门大学问。要知道,商业饭局上总有一群人和你争着出风头,要想成为最大的凯子……哦不对,是最慷慨的经理,你得眼疾手快,在指定的区间内按下买单键,前后误差不能超过0.2秒:
在连续试玩了三天《国足模拟器》后,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“足球赛场不是打打杀杀,有时还有人情世故”。
2
看了这么多“江湖”,有人可能还想问:“既然都做国足模拟器了,那怎么不加点真正的‘中国特色’?”
这是国足永远绕不开的话题。这里的中国特色,指的当然是“假赌黑”,是一些中国足球确实存在的,备受诟病的“现状”。
而这也是开发者悟空在19年刚公布游戏时,频繁在评论区里看到的玩家要求。
对于一款不那么严肃的游戏来说,加入这些元素,再玩点“海参”“软脚虾”“RNM,退钱”这种非球迷都耳熟能详的梗,对于游戏的传播和话题度来说,都有相当大的帮助,主播试玩时,也不失为一种极佳的节目效果。
事实上,确实有一部分国产的足球主题游戏,就是以此为卖点,也凭借这些设计得到了相当的话题度。
此前公布的《国足奇侠传:非法足球》就是以此为卖点的国产足球游戏但悟空一直不愿意做这些元素,他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道:“作为一个希望中国足球好起来的人,我有什么理由要做?”
和其他同类游戏不太一样,“中国足球模拟器”这个名字,并不附带什么“讽刺”含义,悟空坦言这个游戏想传达的主旨,是希望让玩家能不带成见地接触中国足球,然后也给一直支持中国足球的人,一个在游戏里体验的空间。
但坦白讲,除了上述提到的那些还算有意思的“中国特色元素”外,《国足模拟器》依然很不成熟。
比如游戏的美术和UI一眼就能看出是“经费不足”的味道;另外可玩内容虽多,但和系统配套的玩法和数值仍有待调整完善;悟空还承认原本准备三月就上线的游戏,因为Bug过多不得不延后了……
球员建模和UI都有点“一言难尽”对于一个此前从未有过游戏制作经验,制作了近7年,甚至在这两年还转入全职开发的制作人来说,这经历颇有点“理想主义者”的味道。
悟空是个典型球迷,出生在一个足球氛围比较热烈的城市,家里甚至还有朋友在国家足坛扫黑时“进去过”。
再加上他本人出于混脸熟和调研的目的,开发期间也曾给国内一支球队做过宣传工作的兼职,相关的内部八卦和流言听过不少,“如果改成游戏,相信一定符合大家对国足的刻板印象,可以骂的更得劲。”
但在给球队兼职期间,他也遇到过另一群“理想主义者”——即使球队拖欠工资,依然费心为俱乐部想方案,只要方案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,立马觉得被拖欠工资也没啥的运营人员。
还有从小留洋训练,每年回国做中医理疗,为的是好好锻炼自己,以后帮中国踢进世界杯的青训小球员。
游戏内需要玩家给球队指定营销计划悟空觉得兼职这段时间,收获最大的其实不是球队的相关知识,而是见识到了“理想主义者”的不容易,也坚定了他开发游戏的目的——让大家不带成见地接触中国足球。
除了利益,有时候这种单纯的理想主义也能吸引来其他人的帮助。
游戏的比赛转播画面前面提到,《国足模拟器》涉及的内容和系统很多,其中比重比较大的“青训模式”,就是悟空在B站另一位Up主@CZY足球 的帮助下完成的。
@CZY足球是一个深耕国内足球青训的视频作者,看到悟空2019年的第一个PV后,就表示可以帮忙测试,甚至还写了份两万多字的修改建议。
要知道在当时,悟空的游戏相比现在更为简陋,他自己形容为“像PPT,还是带bug的PPT”。
但在一个关心国足发展,不玩梗的专业人士眼里,评价依然是“瑕不掩瑜”。在修改之后,游戏增添了比较全面的青训赛事和球员培养属性路线,玩家也可以从地方的学校中选拔小球员,都比较贴合实际:
青训球员同样有很多挺“现实”的属性指标结语
在游戏上了Demo之后,凭借“国足”两个字,确实吸引来了不少关注和流量,也有像@CZY足球 这样的足球圈的资深人士慕名而来,想要为游戏提供一些支持的。
能得到真正球迷的认可和帮助,这也是《国足模拟器》能在资金匮乏,单人开发的状态下维持7年的一部分原因。
你说它是“用爱发电”吧,确实有这个意思,独立制作人常见的资金压力,悟空同样也存在,最后也是靠着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熬过来的,家里人能理解,我猜也和前面提到的,所在城市的足球氛围浓厚有关。
Steam的游戏页面里,悟空一开始给《国足模拟器》介绍写了一段还挺“单纯”的前言:
“我不希望中国足球相关的游戏都是一味的嘲讽,玩烂梗,变着法黑自己,绕不开假赌黑那点人尽皆知的事。
我希望中国足球越来越好,我们不是足球荒漠,即便今天不够好,我们也可以有梦想,找到正确的道路,勇敢的往前走。”
现在这段话还放在游戏主页上要不要删掉,他纠结了很久,觉得在“国足”这种人人都能骂两句的事情上认真,感觉特别羞耻。
但他后来一想:“不说心里话浑身难受,说了也不扣钱,就留下了。”
无论是国足还是国产游戏,想要改变一些过去留下的刻板印象,有时候总得有这样的“理想主义者”。
0 条